2020年8月7日,上午9:00,于科学楼会议室309,自适应网络与控制研究室(CAN)的硕士研究生(康蓉蓉、黄大鹏、唐贤喆和张媛)进行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他们的毕业论文分别为“《
多层评价网络与观点共演化研究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智能体系统的蜂拥避障和编队控制研究 》、《时效交互网络中熟悉的陌生人关系的研究》和《基于个体异质传播能力和警觉意识的病毒传播研究》”。出席此次会议的有指导教师李翔、指导教师李聪、答辩秘书丁洁老师及CAN的其他师生们 ,还有复旦大学信息学院的王斌老师和冯辉老师。
在答辩过程中,四位硕士研究生认真地讲解了各自的毕业论文,老师们针对四位同学的毕业论文,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提问,四位同学一一回答并表示改进。 经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充分讨论后,以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一致同意四位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建议授予四位同学(康蓉蓉、黄大鹏、唐贤喆和张媛)硕士学位,会议顺利结束。
Category Archives: News
2020年上半学期首次线上组会及两位硕士生中期检查
因受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CAN课题组为了跟进学习状态,于2020年5月13日,首次展开线上组会,会议期间并对两位硕士生(张媛,唐贤喆)进行了中期检查。其中,张媛研究的是“基于个体异质传播能力和警觉意识的病毒传播研究”,唐贤喆所研究的是“时效交互网络中的熟悉的陌生人关系的研究”。首次线上会议取得圆满效果。CAN课题组计划下周组会正常安排,包括专题组会。
CAN课题组成员
唐贤喆中期检查报告
张媛中期检查报告
“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发布, 李翔教授在列
2019年5月7日, 爱思唯尔 (Elsevier) 发布了一份包含636名中国学者的”2019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 李翔教授在”电气和电子工程”等研究领域中上榜. 此前, 李翔教授也是”2018中国高被引学者”之一 ( 见 ( 见 Prof. Xiang Li has been included in Elsevier’s 2018″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中国高被引学者)” )。
这份榜单旨在表彰引领学术进步的中国杰出学者。 爱思唯尔基于客观的引用数据, 分析了中国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之后制作这份榜单。
“2019中国高被引学者”电气和电子工程研究领域 完整名单。
Prof. Xiang Li has been included in Elsevier’s 2019 “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中国高被引学者)”
Prof. Xiang Li has been included in Elsevier’s 2019 “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中国高被引学者)”. He has been listed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He also has been included in 2018, 2017, 2016, 2015 and 2014“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
Get the entire list of 2019 “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ee the news released in Elsevier Webpage.
复旦大学自适应网络与控制研究室2020年招收博士生启事
复旦大学自适应网络与控制研究室2020年招收博士生启事
招收对象:全日制博士生3名
指导导师:李翔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博/优硕论文导师
自2010年起本研究室所隶属的复旦大学电路与系统博士点(国家二级重点学科,隶属于复旦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采取“申请-考核”的方式招收博士生。
本研究室长期致力于从事复杂网络与系统控制的理论及其应用领域的科学创新研究工作。2020年拟新招收全日制博士生3人,本研究室将为有志于在复杂网络科学和集群智能科学领域激扬智慧的学子尽可能提供最好的科研环境。
要求:
(1)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无不良行为记录,身心健康,能够全日制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具有独立科学研究的潜力,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具有吃苦耐劳、踏实求真、敢为人先品质者优先;
(3)专业背景要求(但不限于):控制理论、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信号处理、电子工程、统计物理、机器学习等;已在复杂网络与集群智能及相关领域有研究基础和科研成果的申请者不受上述专业限制;
(4)符合复旦大学要求的博士生报考各项基本条件,能保证于2020年9月入学;
(5)欢迎国内著名高校相关专业的优秀本科生申请直接攻读博士生。
申请程序:
(1)申请人在2019年12月15日之前与李翔教授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联系并提交初审个人材料,可包括:个人简历和爱好特长(附个人照片)、已完成学术论文清单和代表作全文、指导教师推荐信、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设想(1千字左右)、其他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可包括硕士论文提纲或初稿)、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学习成绩单、英语四六级证书复印件。
(2)申请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15日。初审通过者将通知其向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提交正式申请材料。
办公室电话:021-65642127 电子邮箱:lixiang@ieee.org can@fudan.edu.cn
CAN研究室主页:https://can.fudan.edu.cn
热诚欢迎有志于在复杂网络科学和集群智能科学殿堂中挥斥激情、激扬智慧的青年学子加入自适应网络与控制研究室!
李聪博士“网络科学导论”课程获复旦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立项批准
根据复旦大学教务处文件复旦教通字[2019]88号“关于公布2019年度复旦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名单及后续工作的通知”,各院系积极动员并推荐教师申报,经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后,确定“《共产党宣言》导读”等30门课程为2019年度复旦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其中,自适应网络与控制研究室李聪博士主讲的“网络科学导论”荣获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