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Hongyu JI

复旦大学自适应网络与控制研究室2025年会

自适应网络与控制研究室2025年年会圆满落幕

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满怀期待地踏上了2025年的新征程。1月10日上午,自适应网络与控制研究室(CAN实验室)2025年年会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本次年会由赵岩和沙云珠同学主持,实验室全体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过去一年的奋斗历程,展望未来的学术蓝图。

  • 新年新气象,展望新征程
    年会伊始,主持人赵岩和沙云珠代表全体同学向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向所有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过去一年,在李翔老师、李聪老师和丁洁老师的悉心指导下,CAN实验室的同学们团结协作,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新的一年,我们满怀信心,期待在学术探索的征途上继续砥砺前行,再创佳绩。
  • 感恩师者,致敬引路人
    年会上,同学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李翔老师、李聪老师和丁洁老师不仅为实验室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更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每一位同学。三位老师分别发表了新年致辞,鼓励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保持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勇敢面对挑战,勇攀学术高峰。
  •  学术硕果累累,表彰优秀学子
    年会的重头戏之一是颁奖环节,表彰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们。以下是获奖名单:

  科研创新奖:表彰在学术科研上取得优异成果的同学
-一等奖:周自力、季宏宇、聂滢璇、张宇
二等奖:王武
三等奖:齐龙、林泓、胡子童

   

项目贡献奖:表彰在项目推进和实施过程中付出努力的同学
一等奖:季宏宇
-二等奖:林泓、代金英、刘彦文、李嘉

     

综合服务奖:表彰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和协助老师推进各项科研与教学任务的工作的同学
一等奖:代金英
二等奖:季宏宇、齐龙、侯骏君、林泓
三等奖:赵岩、龚子骞

     

阳光普照奖:表彰2023至2025年度荣获研究生优秀学业奖学金的同学

  • 欢乐互动,共迎新年
    除了学术交流与颁奖,年会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抽奖活动点燃了全场的气氛,同学们通过投掷乒乓球赢取了充电宝、电动牙刷和行李箱等精美奖品。随后的游戏环节更是笑声不断,“找不同”“拆偏旁”“方言版猜成语”和“笔画猜字”等游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了友谊。
  • 新年寄语,扬帆起航
    年会的最后,李翔老师、李聪老师和丁洁老师分别发表了新年寄语,鼓励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奋发向上,秉持对学术的敬畏与热爱,用扎实的学术成果回报学校与导师的培育。

2025年年会在全体师生的合影中圆满落幕。新的一年,CAN实验室将继续携手并进,锐意进取,愿每一位同学在新的一年里:所念之人,平安喜乐;所想之事,顺心如意!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加辉煌的2025年!

李聪老师荣获2024年度上海开源创新卓越成果奖特等奖

为鼓励高校师生和业界专家积极参与开源项目,培养未来的开源领袖,提升开源项目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推动上海开源信息技术生态的健康发展。2024年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组织同行专家评审,并经协会终审通过,评选了本2024年度上海开源创新卓越成果奖特等奖4项,一等奖4项和二等奖4项。研究室李聪老师荣获特等奖,项目名称为《ViralDynamic:面向流行病传播防控的高性能分析工具箱》,项目成员还包括研究室李翔老师、林泓、代金英、敖洁、周自力。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号: U23A20331)的支持下,研究室建立了面向流行病传播防控的高性能工具箱ViralDynamic。该项目集成了多种先进的网络分析和动力学模拟工具,专注于支持流行病传播研究的复杂需求,包括:面向WiFi数据的时效网络建模工具TeNet、轨迹规划工具SubTrack、高阶动力学预测工具TaHiP、ε-SIS仿真工具和免疫博弈分析工具EvoVax,能够极大降低流行病传播分析门槛,支持低算力环境下的分析决策,为学术界和业界提供跨学科技术共享平台,推动公共卫生政策与应急响应策略的智能化发展。

热烈祝贺李聪老师和项目团队荣获该奖项和荣誉!

Pan Wang (王盼)

Wang Pan received a bachelor’s degree i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from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Hangzhou in 2024. He is currently studying for a master’s degree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t Fudan University, and his research direction is computer vision and target detection.

Yi-Xiu Ji (季宜修)

Ji received the B.E. degree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Fudan University in 2023, Shanghai, China. He is currently working toward the master degree. His research interest is network reconstruction from time series.

Zhi-Hang Zhang (张志航)

Mr. Zhang received the B.E. degree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English Intensive Program) from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China. He is currently pursuing the Master degree in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dan University.His research interest is the optimization of underwater image target detection algorithms.

Yan Zhao (赵岩)

Zhao Yan received the B.E degree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from Wuhan University. He is currently pursuing a master’s degree in Circuits and Systems at Fudan University, and his research focus is on complex networks and their control.